观点 /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VIEW
王龙雏:国企改革“厦门模式”的强优发展之路



近年来,厦门国资国企遵循企业市场化发展规律,立足“监管与服务并重”,坚持“管住、管少、管活、管好”,建立合心合力的国资国企联动机制,完善指导监管有效、科学发展有为、相互支持有力、沟通协调顺畅、协同发展有序的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改革发展模式。


构建科学监管新模式


纵深推进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近几年,厦门市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考核、权责清单、“董监高+党建”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试点、国企领导人员转轨和职业经理人选聘、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取得良好成果。在此基础上,2019年,进一步印发新的“1+N”改革方案,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完善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改革方向、任务和目标。修订完善《厦门市国资委权责清单》,明确权责事项37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授权试点,成立盈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指导推动建发集团等4家企业改组组建投资公司。推动跟踪国贸控股、象屿集团等5家“双百”企业实施综合改革,国贸控股集团、象屿集团等两家企业自评符合A级标准,其他三家企业符合B级标准,“双百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完善“董监高+党建”公司治理。


一是落实国企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推动国企把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写入公司章程,完成国企包括基层党组织公司章程修订工作。出台《关于市直管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考核及结果运用的指导意见》,将党建考核结果与企业相关人员薪酬绩效挂钩。选好配强市属企业党组织班子,完善企业党委会议事规则、印发党委研究事项清单,有效划分党委与各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把党建优势与治理优势相融合、相促进,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生产要素和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规范的董事会建设。出台《市属国企董事会管理暂行办法》《市属国企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所出资企业董事会工作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开展旅游集团、安居集团等4家集团外部董事试点,选拔11名优秀法律、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担任外部董事,并逐步将扩大到市直管国企。


三是加强完善监事会监督。制定《厦门市改革完善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实施方案》,改革原来“一对多”外派模式,采取“一企一会”模式,监事会主席由企业党委副书记兼任,从企业或从市场化选聘具备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人才作为专职监事,增强监事会监督力量。


四是加快经营者市场化选聘力度。经理层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前期建发集团等3家企业已开展集团副职市场化公开选聘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和比例,下一步将对条件比较成熟、管理比较规范的象屿集团等企业开展集团总经理职业经理人试点。到目前,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共11名。



加快国资委自身职能改革。


一是加快实行充分授权试点。在前期已实施国资“权责清单”监管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对建发、国贸控股和象屿等董事会建设比较规范的企业进行更加充分的综合授权。在投资管理、资产处置、资产出租、工资总额、中层干部作用等方面加大授权试点。下一步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落实企业董事会行使战略规划、资产评估、选人用人、薪酬分配、业绩考核等权利。


二是设立“监督办公室”强化出资人监督闭环管理。成立市国资委“监督办公室”,按照专业化、多元化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能力较强、专业基本覆盖财务、招投标、贸易、房地产等国资监管重点领域的监督队伍,强化出资人对企业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企业监事会与“监督办公室”形成“一前一后”互相配合的关系,监事会作为前台负责监督和报告,“监督办公室”作为后台,负责监事会反映问题的深入核查、分类处置、整改督办、损失调查、责任追究,形成监督工作完整闭环。


三是构筑外部监督合力。探索由“监督办公室”牵头,建立联席会商制度,形成企业外部监督协同机制,通过具体工作沟通、相互合作等方式,加强出资人监督、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市委巡察办、中介机构和监事会监督的协同,减少重复检查,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


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以资产证券化为杠杆推动发展倍速增长。近年来,厦门以上市公司为主要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优化整合上市公司资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积极推动国有资产和资本的证券化,取得成效显著。如,国贸控股等企业积极利用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充分引入非公资本,融资额超过150亿元;建发集团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西南环保”并更名为建发国际;华亿传媒登陆“新三板”,成为福建首家“新三板”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国贸中红普林医疗用品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等等。目前,厦门共有国有上市公司9家(境内7家、境外2家,其中建发股份等4家为上证综合指数成分股),新三板上市4家,资产证券化率40%。


以“链式生态混改”为模式推动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做强做优供应链。厦门国企充分发挥资本平台作用,不断完善产业价值链条、生态链条,积极探索实践供应链、产业链“多点盈利、共赢互利”,通过并购重组实施混改,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做强做优供应链、价值链,不断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发展。建发股份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搭建境外资本平台。象屿股份发挥供应链服务优势,积极投身国家粮食战略,组建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公司,打造粮食供应链平台,实现北粮南运,通过混改以16.5亿元的国有资本撬动了173.3亿元的社会资本,仅三年间在黑龙江省搭建了一个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农民增产增收、企业增质增效、共生共赢的价值生态圈,提升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年均实现盈利3亿元,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国贸股份延伸贸易价值链,投资控股民企中红普林实现医用手套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截至今年9月底,所出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1621户,占比70.57%,所出资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带动社会资本200多亿元。


以“五大融合”发展为依托加快创新转型发展。推动国企加快“产城融合、产融结合、两岸融合、平台融合、国际融合”创新发展。


一是加快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国企与厦门建设发展项目的对接和实施,加快对政府和城市资源优化配置、盘活显化,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代建项目及辅助设施、民生产品流通渠道及配套设施等优质资源,以及各类扶持资金近1000亿元注入企业,转化为企业发展竞争优势;


二是加大产融结合发展。推动“产业+金融”双轮驱动发展,设立资管公司、金控集团各类金融及类金融企业40多家,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基金50多支、600多亿元。2019年,印发国企战略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以市场化方式将国企战略发展母基金扩容到100亿元。同步推进子基金群建设,设立国贸控股战略发展基金(规模30亿元)和海翼集团金砖一创智能制造基金(11亿元),抓紧推动设立中交厦门新兴产业基金(50亿元)、厦门军民融合基金(10亿元)。


三是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加强与台湾先进制造业、金融业、软件业等十大产业的对接合作,加快建设区域性两岸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


四是促进平台融合发展。建设国企厦门自贸片区平台,全力推进中欧班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等14个重点产业平台建设,189家国企参与并带动近2000家企业入驻;构建发展生态圈平台,利用同安翔安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软件园、火炬园、七大创新创业集聚片区等资源,构筑政策、人才、技术、土地、投资基金等要素整合共享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生态圈,推动国企国资带动民企以及各类资本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向互联网、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五是着力国际融合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贸易物流等供应链企业加快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国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资设立40多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国企中欧中亚(厦门)班列运量持续增长,建发直通莫斯科的国际专列开通运营,有力助推“海丝”和“陆丝”的无缝对接。厦门海港开通“一带一路”航线53条,空港开拓4条国际货机航线,覆盖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共38座港口,有力促进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


推进产业招商引资借力升级发展。构建国资发展大格局,推动企业在全国、全省“大国资”框架下进行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探索开展包括资产、资金、项目、人才、经验、产品配套、销售渠道、信息等多层面、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制定《厦门国资国企招商引资三年千亿行动计划》,修订招商奖励办法,把国企发展优势转化成全市招商引资的最新动能和最大增量。服务全市招商大会,对接57个项目,包括海翼引进北京佳龙集团来厦设立游乐设备和专用车生产基地、翔业与东航、山航达成翔安新机场建设合作意向等项目。成功筹办央地合作座谈会,共有30家央企集团及16家子集团参会,签约项目数达26个,投资总金额达1079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石化、中电科等31家中央企业携71个高精尖项目参赛,达成意向合作25项。




国际化发展+强化风险防范


加快国际化走出去,着力“全球买全球卖”。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供应链整合全球资源的优势,推动开展国际并购重组,到境外布局稀缺资源,加快整合海内外优势资源和潜力市场。一方面,加强稀缺资源的海外投资布局,着力“全球买”。建发、国贸、象屿三大集团海外资源性投资项目共有9个,包括林权、矿产和码头等;另一方面,加快整合国际市场输出优势产能和过剩产能,着力“全球卖”。三大集团通过对商品市场需求的调查研判,在境外客户和国内厂商之间搭建贸易桥梁,提供包括贸易、物流、金融、信息等在内的一体化供应链综合服务。目前,三大集团已建立国际物流网点共63个,遍布亚、美、欧等六大洲;此外,积极利用在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设立海外平台,拓宽境外融资渠道。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风险防范。深入分析当前企业存在问题和短板,对企业资产负债风险和房地产去库存情况开展专项稽查监督,全面清查企业高风险贸易及类金融业务,有效落实非主业房地产逐步退出计划、房地产业务去库存和现金流管控滚动计划、追债止损计划等,切实做好降杠杆、减负债、控风险各项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物资商品贸易风险管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加强市属国企金融产品投资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市属国企风险信息共享及报告的通知》等制度,指导督促企业制订或修订物资贸易业务风险管控制度,建立健全物资贸易业务风险管控体系。


近年来,厦门国资国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保障需求”,积极探索国企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基层首创精神,纵深推进新时期各项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厦门模式”的强优发展之路。


截至2019年1-12月,厦门市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06亿元,同比增长13.5%,预计增速高于全国国有企业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国有企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2020年,厦门国资国企将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改革深化、布局优化、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产融结合、国际化经营、高质量发展”八大主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一流、世界一流企业。


文:王龙雏(厦门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2020年第3期

转自:“国资报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