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VIEW
2020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精神

“12月24日至25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丽莎闻道》结合媒体公开报道的相关信息,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梳理改革重点内容和举措。(备注:文中斜体字部分为作者评述内容。)”




(一)2020年中央企业工作的总要求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加强中央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四个坚持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个统筹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强创新、调结构、严监管、防风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增强五力

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贡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抓住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应对复杂形势的宝贵经验,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四个确保

确保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确保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二)“两利三率”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引导中央企业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国资委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目标管理,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适应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求,此次会议提出“两利三率”指标体系,2020年经营目标包括: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


两利:净利润、利润总额。央企经济增速与国有经济增长目标相衔接,利润总额同步增长。


三率: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其中,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衡量企业经营效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引导企业提高营业收入质量,增强盈利能力。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下,在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大对科技产业的研发布局,引导企业注重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三)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合理设计调整股权结构,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界定国有股东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权责边界,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差异化管控模式。


加强参股管理,做到派得进人、管得住事、防得住问题,坚决防止“只投不管”。


混改最终效果取决于融合的程度和发展的质量。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价值观念、市场意识、管理理念、运营方式上存在差异,各有利弊,要通过战略协同、组织再造、机制创新等方式,推动战略规划、集团管控、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所以在战略投资者选择上,具有产业链或价值链关联,能与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需要契合企业发展需要,能在资源、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形成发展机遇;在企业文化理念相近,认同企业发展战略,行业地位优势明显等。


(四)发展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


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国资委将牵头编制“十四五”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组织编制中央企业总体规划,指导央企和地方国资委编制自身规划,构建覆盖全国国资监管系统的三级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调整优化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


2020年将重新厘定央企主责主业,各央企要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在产业和行业细分越趋细化的趋势下,需要聚集核心资源进行产业布局。多元布局的结果弱化了企业核心产业,加大了资本杠杆,提高了资本负债,应该聚集精力和资源进行主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同时,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领域的重组整合有望提速,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将成为工作重点,把国有资本更多投入到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投入到需要国有企业更好发挥控制力、影响力的关键领域。


下一步调结构、优布局中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头部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五)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应用、集成电路、区块链等领域的布局力度。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以产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结合的创新体系。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中央企业在这方面应起带头作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觉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积极探索建立科技投入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和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需要。创新归根结底是市场行为,要注重投入产出效益,重视产业化,实现商业化,讲求回报。中央企业的资金投入的重点尽快转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企业持久盈利能力上来。


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央企要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域,实施一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安全,以及具有行业影响力、带动力的重大项目,着力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行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中央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决策及咨询机构建设,完善创新决策支撑体系;开展全球技术发展趋势和商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战略研究,建设战略引领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决策框架;引入科学的技术创新决策工具,形成对市场价值观察敏锐、判断准确、超前部署、与企业关键需求紧密衔接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向保障。


中央企业健全企业创新经费投入制度体系,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制度保障;构建“分层分类”投入的集团研发资金配置体系,发挥投入机制对各创新主体技术研发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合理布局研发经费投入方向,发挥市场对企业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导向作用。以产研高效协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解决创新主体动力问题,建立直属科研与产业单位相互依托、合作共赢的格局。


要健全科学系统的成果评估体系,完善技术评估、许可、转让、分配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要采用计划引导、组织协调、资金支持等手段,对成果转化进行扶持。建立多元化的成果转化渠道,对集团总部立项成果,统筹安排转化应用;对产业需求方立项成果,成果验收转化应用;对自主立项成果,市场交易转化应用。除以上三类划分之外,对当前公司主业应用需求较小的研发成果,采用商业孵化的方式在集团内转化应用,或者采用对外专利许可或转让等方式在集团外部转化应用。


重点解决企业职业发展通道不健全、人才激励总体偏弱、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建议中央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在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开展集团内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并建立考核与评价工作管理体系,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内部各创新主体协同发展。完善科技研发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打破论资排辈、按年限的专业技术评定传统,要建立市场导向的机制,以能力和业绩作为人员职业晋升的标准。


(六)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以管理提升为支撑,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全力对标,找准差距,提升管理能力,深化世界一流企业的创新建设,管理提升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持续开展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运营方式、商业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集团管控、战略投资、科技创新、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风控合规等管理体系,实现管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国际业务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国际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提升输出标准规范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保障能力。提升国际品牌塑造能力。通过加强精益管理,提升经营效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企业经营活力。基于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战略规划,分析发展对组织结构建设的要求,压缩管理层次,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制度。逐步建立经理人任期制度和契约化管理,由企业董事会采取市场化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对全部经理层成员实行契约化管理,通过聘任协议、业绩合同等刚性约束,加强对经理层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将员工个人薪酬与企业效益、个人绩效紧密挂钩,发挥收入分配的杠杆撬动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调整组织架构,建立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连接各级、各部门和业务单位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信息化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实现“一体化建设”和“业务部门深度参与信息化”的统一。加强风险管控,防范经营风险。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完善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确保风险管理落地。


(七)以开放合作来完善产业体系


完善产业体系,服务区域发展完善中的产业体系,深化各类企业中完善产业体系,实现国民共进的格局。扩大对外开放中完善产业体系。


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坚持“横向合并”强化规模效应,“纵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不同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整合,把国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突出中央企业主业和主攻方向,放大存量、引进增量、整合资源,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挥作用。


(八)以放活管好为导向


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全面实行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授权放权清单,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层面,国资委已经分三批在21家企业开展了两类公司试点。


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涉及到两个层级的管资本,一方面是国资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进一步转换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另一方面,是中央企业集团和所出资企业之间,也要强化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主动授权放权,理清权责边界,将相应的权利下放到企业,充分激发基层企业的活力,实现微观主体的市场地位。


有效发挥“两类公司”的作用。国资委现已改组组建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适时组建新的“两类公司”。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中,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所出资企业履行股东职责,科学界定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加大对企业授权放权力度,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进一步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九)降杠杆减负债


降杠杆减负债为重点任务,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降杠杆、减负债重要作用,防范重大风险,严密防控各类金融风险,切实增强企业内控的重要性。


(十)全面加强党对中央企业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中央企业的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快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升级,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相结合,坚持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三基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巩固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巩固深化宣传思想工作,广泛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巩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转自:“丽莎闻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