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成(广东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引言:在新时代研究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意义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40年来,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过程中,广东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为广东经济腾飞构建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广东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广东的发展指明方向。广东国有企业作为广东经济发展和区域战略实施的主要力量,必然成为广东承担新时代发展使命的重要基础,在时代的呼唤下,再次走到历史的前台。
面对新时代赋予广东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只有从广东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理解和明确不同历史阶段广东国有企业扮演的角色,准确把握广东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为新时代广东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才能继往开来,支持广东的改革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不负众望。
一、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功能定位(1949~1977年)
计划经济时代,迅速实现工业化,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我国的发展主题。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基础,构成了国家经济生产、资源配置、战略实施、保障民生的物质基础和主要着力点。广东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了上述功能,并在广东特有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一)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广东国有企业的诞生(1949-1956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残破不堪,1949年我国国民人均收入66元,不足亚洲人均收入的2/3。为了迅速构建我国的工业体系,重建国民经济,1949-1956年,中央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解放区的公营经济,在苏联援助下投建156项工程以及自主投资建设项目,构建起以国营企业为主的国营工业生产体系,广东第一批国有企业由此诞生。
广东没收的官僚资本集中在金属矿产、煤炭等工矿领域,其中包括1949年10月14日接收的广东实业公司和28日接收的南岭煤矿有限公司。是年广东全省产钨精矿20吨,铋精矿金属含量1吨,精锡66吨,铜材458吨,煤炭7.23万吨,为广东的工业发展建立了重要基础。
广东是旧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1949年,全省共有私营工商业36.41万户、从业人员60多万人。1953年底,全省私营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7%;私营商业的营业额占全省商业总营业额的72%。解放后,广东省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初,全省的私营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广东的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如广州主要集中在卷烟、火柴、制药、棉纺、搪瓷、机器、橡胶等七个工业行业和百货、五金、棉布、国药、新药、粮食等六个商业行业及广东省进出口业、侨汇业等。这些改造后的国营企业对保障广东人民的生活、支持国家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电灯企业——广州电灯公司在保障广东社会用电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公私合营大生铜厂在1953年试制出中国第一张锌版,对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农业发展条件较好,而当时全国农业生产落后,粮食紧缺,作为轻工业原料的经济作物亟待恢复和发展。为此,国家确定广东经济建设的方向是“以农业为重点,兼顾发展工业”。这一时期广东重点发展制糖、造纸和金属矿产冶炼等。制糖方面,1950-1957年,广东新建国营糖厂42间,扩建15间,新增日榨能力18390吨,共投资12021万元,其中包括广州华侨糖厂、江门甘蔗化工厂、中山糖厂、南海糖厂、阳江糖厂等日榨2000吨以上的大型机制糖厂。有色金属冶炼方面,1955年6月建成广州冶炼厂,年产精锡3000吨,1958年扩建到年产6000吨;改广州公私合营大生铜厂为地方国营广州锌片厂,并在1956年建成年产3600吨的锌片车间,次年该厂生产的电池锌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底国家领导人朱德视察广州锌片厂;1958年广东第一个钢铁厂——广州钢铁厂正式点火投产,结束了广东“手无寸铁”的历史。这些国营工厂构成了广东国有经济的主体,其中一部分企业至今仍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为了满足广东物资配置和地区建设需求,广东省政府还成立了一批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部门,包括广东人民政府盐务局(省盐业集团前身)、广东省航运管理局(省航运集团前身)、广东省物资局(省广物控股集团前身)、广东省建筑工程局(省建工集团前身)、华东101工程处(省水电集团前身)、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等,负责区域关键物资管理、工程建设和交通运输,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些部门通过改制,逐步转变为国有企业。
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广东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全面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58.64亿元,较1949年增长38.3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089万吨,较1952年增加235万吨;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28.84亿元。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全省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6.91亿元增到33.86亿元。交通邮电、商业、外贸、财政、金融等都有发展。
2.“二五”计划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广东国有企业的发展(1957-1965年)
“二五”计划时期,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广东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较大冲击,但整体保持了向上的势头,在保障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第一,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支农投资的效果较好。“二五”计划时期全省建成大型水库22座,中型水库158座,小型水库数以万计。其中包括新丰江水电工程、南水水电工程、青年运河水利工程等,这些水利工程至今都对广东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建成一批骨干企业,维持了工业的发展势头。梅县煤矿的开采、南岭煤矿坪石洗煤厂的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广东燃煤短缺的问题;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成立有效加快了广东有色金属业的发展;江门甘化厂、中山糖厂、南海糖厂、紫坭糖厂、广州华侨糖厂等制糖厂的扩建,提升了广东制糖业的生产能力。第三,进行了企业财务体制改革的尝试。1958年,广东实行了企业利润留成制度、基建投资包干制度、行政事业费包干制度等,以发挥企业和单位的积极性。这些制度使责、权、利得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了扭转“大跃进”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广东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按照中央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其中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物力、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1960年为农业提供钢材2.3万吨,水泥30多万吨,动力机械7200匹马力,排灌机械4009匹马力,各种大农具30多万台(件),船艇7.7万只,小农具700多万件,化肥5万多吨,农药3264吨。同时,着重加强了农业机械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以及电动排灌等输变电工程的基础建设。1961年投资建设的广州氮肥厂,是当时中南地区最早、最大的合成氨厂,具备8万吨煤合成氨、6万吨油合成氨、8万吨甲醇、11万吨尿素、12万吨硫酸的年生产能力,曾名列全国化工百强企业。另一方面,压缩重工业生产,精简职工,精简城市人口。广东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从1960年的4493个精简到1962年的3545个。手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由1960年的388个减少到1962年的175个。1960~1962年,共精简职工70万,城镇人口压缩83万。其中广州一市1961年压缩城市人口11多万人,减少工业职工12.7万人,3万多人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精减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使大批的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对促进工农业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
在前期调整的基础上,1963年开始,广东进一步加快国营工业企业的调整升级。对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进行改组和整合,使之进一步与农业接轨,更好为农业服务;对与支援农业、支援市场、支援出口有密切关系的化学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填平补齐;对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采取“关(关闭)、缩(缩小生产规模)、转(转产品方向)、改(改进、提高)”等办法解决。经过调整,广东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在重点技术上取得一定突破。如广州曙光无线电仪器厂在1963年研制出珠江牌晶体管收音机,并开始对外出口,成为中南地区最早出口收音机的企业。此外,随着广东省电业管理局在1964年成立,广东电力工业全面纳入计划经济轨道,农村电网得到较大发展,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一时期,广东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1965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为105.1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1.86亿元,工业总产值63.32亿元。同1957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4.9%,其中农业增长25.6%,工业增长1.1倍。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服务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支撑了广东国民经济的调整与稳定发展。
3.计划经济时代后期广东国有企业的发展(1966-1977年)
1966年至1977年,国营企业迎来了较为艰难的时期。工业领域,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出现下降,1976年全省地方国营工业企业每100元资金提供的利税为25.75元,较1965年下降超过50%,每100元工业产值提供的利润为9.57元,下降超过了4元;产能利用率低,生产能力一般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0%;企业亏损面扩大,1966年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达11.3%,1976年扩大到25%以上。交通运输方面,1972年全省国营内河运输船舶航行率仅有22.5%(1965年为28.24%);广州市航运局的船舶,重船待卸达8至10天,比规定时间多了2~3倍;全省国营轮驳船营运率只达88%,较1965年降低2.1%。
可喜的是,1969年后,广东建成了一批水电站、电厂、有色金属企业、煤矿、化肥厂和钢铁厂。其中,潭岭、南水、长湖、枫树坝等4座中型水电站建成,新建黄埔电厂和扩建韶关、茂名电厂等,而且珠江、韶关、茂湛、梅县等电网的合并,实现了广东电网的整合,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能源基础。韶关钢铁厂(韶钢集团前身)、广东省煤炭工业研究院、韶关冶炼厂以及改革开放后“清远经验”的诞生地——清远氮肥厂等广东重要的国有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
(二)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以国有企业为抓手,对工业经济及相关的商业、粮食、供销、交通、金融、军事等国民经济运行及国防建设进行全面的计划、调度、指挥,国有企业是行政体系的延伸。此外,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许多地方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国有企业同时承担起生产组织者和社会管理者角色,构建起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
广东方面,产业定位为以发展农业为主,国有企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农业发展,重点发展水利、电力、化肥、制糖、煤炭、交通运输等与农业发展及社会正常运作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广东有色金属矿产较为丰富,金属冶炼产业也得到较大发展,为全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民族资本主义改造而来的国营企业是广东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企业多数集中在民生商贸领域,就决定了服务社会民生是广东国有企业主要的功能定位之一,此特性一直延续至今。
(三)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经济发展成果
计划经济时代广东经济获得了稳定发展,全省GDP按可比价格计,1978年比1952年增长2.72倍,工业产值增长12.72倍,农业产值增长1.42倍;钢铁产量由几百吨增加到35.84万吨,发电量增长74.7倍,铁路和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增长79%和5.9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33.73个百分点,达到46.61%,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全面推进工业化的历史性转变。
二、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功能定位(1978-200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定,自此中国开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广东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试验区,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广东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广东国有企业作为广东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为广东的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而广东国企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先行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广东国有企业从原来行政体系中的经济部门逐步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国营工厂蜕变为真正的国有企业。
(一)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乘着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东风,广东国有企业开启了自身的改革发展,成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一直引领全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2年)
20世纪80年代,广东围绕“放权让利”,走出了国企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时期广东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
“清远经验”。1978年10月,清远国企改革先走一步,对县办17户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拉起了广东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次年4月,清远县又撤销工业局一级机构,对经济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清远的改革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1979年17户县属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5万元,比1978年增长2倍多。1979和1980年,全省工业交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先后选择179家企业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选择300家企业试行利润留成。1980年11月,省政府又进一步在广州缝纫机工业公司、广州自行车工业公司、广州绢麻纺织厂、韶关齿轮厂、佛山无线电一厂、佛山棉织二厂、江门塑料厂、江门南方仪器厂及高州县国营工业企业,即“八厂一县”进行企业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试点。“清远经验”的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韶关、惠阳等地学习清远办法后,国营工业企业都实现了扭亏为盈。到1983年春,全省推行清远“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做法的县达到78个,半数县由县经委向县政府承包利润。
推行经济责任制。1982年,广东在总结前两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推行多种效益包干责任制,具体做法:一是实行全行业利润大包干;二是对微利企业实行定额上交包干,超额留成,减收自负;三是对任务不足造成利润下降的企业实行计划利润分成;四是对一部分企业实行利润与福利金、奖金挂钩;五是对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从统负盈亏改变为自负盈亏;六是对县级企业推广“清远经验”,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1983年,全省2700户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中,有1100户实行盈亏包干责任制,占40%。经济责任制的推行,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职工积极性起了重大作用。韶关钢铁厂和广州钢铁厂原是亏损大户,实行财务包干政策后,两年扭亏为盈,其中韶钢1983年盈利1000万元。
利改税探索。1983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利改税改革,广东省在中央文件精神基础上,从6月份起对国营企业开始实施第一步利改税改革,并在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核定企业留利水平和人均留利额三方面比全国采取更宽的标准。次年10月起,全国推行第二步利改税,将国营企业应当上缴国家的收入按照11个税种向国家缴税,由第一步利改税的“税利并存”过渡到“以税代利”,税后利润留给企业使用。实行利改税,主要是解决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完税后的收益,可用于发展生产和改善职工生活福利。但在省对中央、市县对省实行财政包干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对所属企业或是采取税收减免,或是以税还贷、税前还贷等办法给予扶持,利改税改革在相当部分企业实际上难以真正推开。
股份制改革初步探索。广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启动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1983年发行股票的深圳宝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家股份制企业。1985年10月,省经委、省财政厅、省体改办和省劳动局联合发出通知,选择广州绢麻纺织厂等6家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1986年10月,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这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此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市选择少数企业展开股份制改革试点。广东股份制改革试点主要采取法人持股、内部职工持股和社会公众持股3种形式。这一时期广东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7月,广东省在总结推广韶关、肇庆等地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经验的基础上,部署在全省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实施承包责任制过程中,一些地方对承包方的选择探索引入两种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标承包,优选企业经营者。1987年,全省有近百家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公开招标承包,538家企业实行厂内竞争招标,还有一批中小型商业企业和集体企业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包。二是引入风险机制,实行抵押承包。由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按各自责任大小,交纳数额不同的押金,作为风险基金,在企业歉收时抵补。外贸企业主要实行以包出口额、包换汇成本、包盈亏总额3项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至1988年底止,全省有1931户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占企业总数的94.4%。当年有90%的企业完成或超额完成承包任务。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取得一定成效,促进了生产发展,实现了上交财政收入增长,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改善了职工收入和生活福利。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7月,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8月,广东省在上年年底选定的100户工业、100户国合商业和18户国有农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全部落实改革方案,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试点工作主要在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各级政府在企业技术进步、资金筹措、工效挂钩、留利使用和用工制度等方面进行放权。二是允许试点企业参照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经营运行机制和国际惯例进行探索性改革试验。12月,广东省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共32条,赋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4项自主权,包括经营自主权、财产占有、使用和处分权、自主定价权、自主立项权、劳动用工权、人事任免权、分配权等。实施办法既有广东特色,又反映广东企业改革动作大,具有超前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1993-2001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压力驱动下,广东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步伐,经历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的结构调整、三年攻坚脱困等改革历程。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调整转入到制度建设阶段。1994年,《公司法》颁布,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同年5月,广东省政府批转体改委、省经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理顺产权关系、确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推行现代公司制、加快企业内部改革等改革基本要求,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推动企业产权流动和重组,发展以公有产权为主的混合型经济组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减轻企业各种不合理负担;加快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1994年8月,广东省确定广州味精食品厂等250家企业作为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1996年3月调整为187家)。10月11日,省政府批转《广东省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方案》,随后召开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试点工作。省体改委等6个部门分别提出《关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与管理的意见》等6个配套文件,支持国有企业制度改革。1995年11月,广州味精食品厂、深圳华强电子工业总公司、广东省物资集团公司、深圳市物资总公司、广州海运(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同时被列入全国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名单。
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深圳、顺德、肇庆等地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深圳充分发挥了经济特区的优势,大胆全面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包括:全面推动竞争性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率先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政府不再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实行职工全员劳动合同制,在用人上引入竞争机制,员工能进能出,管理者能上能下;向国企委派产权代表,实行产权报告制度、经营绩效考核制度和任期深化制度等;改革企业领导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只管理3家市级资产经营公司的领导班子,其余的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权下放到资产经营公司。顺德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多的特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从1993年开始,在市、镇两级国有(公有)企业中全面开展以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明晰产权以及调整资产分布结构,建立企业法人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至1996年,顺德市、镇两级1001户企业中,国有(公有)股的比重由90%降为62.4%。市、镇两级国有(公有)资产重点转向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资产的质量和创利能力提高。
在推行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广东从1991年开始扩大股份制改革的试点。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统一发展阶段,为我国扩大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创造了有利环境。1992-1993年,广东积极慎重扩大股份制改革试点面,新设立一批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全省共批准股份有限公司218家;批准多家原有的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批准一批内部公司转为公众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同时推荐一批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挂牌流通。1993年2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深圳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1998年9月,省政府批转省体改委《关于发展完善我省股份有限公司的意见》,全省进一步加强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化工作,对广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股份制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抓大放小”
1996年,广东省按照党的十五大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要求,开始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调整,并做出“抓大放小搞活国有企业”的重大决策。
抓大方面,1996年6月,广东省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通知》,决定重点发展一批到2000年年销售额达30亿元至100亿元,跨行业、跨地区、跨国,集工业、科技、贸易、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使其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发挥龙头和支柱作用。第一批选定的大企业集团有70户,通过嫁接外资、实施品牌战略和工贸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分阶段推进:1997年主要规范母子公司体制,强化集团公司功能;1998年以提升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为核心,引导企业构建自有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1999年按照“六个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企业集团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
到2000年,广东的试点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66户工业类大企业集团中有53户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9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80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名牌产品。TCL、康佳、科龙、中集、深能源、华强、韶钢、广州控股、广州药业、广州电梯、广钢、开平涤纶、佛山塑料、中山精细等大企业的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放小方面,1997年12月,广东省印发《关于加快放开公有小企业的通知》,加快公有小企业改革步伐。对公有小企业的转制改革,区别不同条件,分别采取注资经营责任制、股份合作制、产权转让、兼并、租赁、破产等六种方式进行。广东还为推动小企业转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合理进行资产评估和确定产权出售、转让价格,鼓励产权流动重组和职工入股;给予有关税费的优惠;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抓好配套改革,推进职工再就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顺德“放小”的改革颇具特色。其他地方把“放小”作为“甩包袱”的手段——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产权转让。顺德则推行“靓女先嫁”——对经营状况优良的企业进行公有产权部分转让。把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实现小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提高效益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国有资本布局。
至2000年底,全省小企业改制面达70%左右,肇庆、广州、东莞、中山、韶关等市已超过90%,小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小型工业企业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全省355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小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5.69亿元,增长11.5%,占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 17.93%;利润总额11.15亿元,比上年增加12.19亿元。
优化资本结构。从1996年起,国务院决定扩大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范围,广州、深圳两市列入扩大试点的范围。1996年4月,广东省印发了《关于广州、深圳两市企业列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这次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以“增资、改造、分流、破产”为主要内容,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和生产经营资金,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分流富余人员和企业办社会负担,对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依法实行破产。随后,佛山市也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比照试点城市。1997年,汕头、韶关、湛江3个城市也被列入优化资本结构试点。1998年,6个试点城市中有59户企业经国家批准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其中实施破产8户,兼并41户,减员增效10户,全年共核销银行呆坏账18.98亿元,安置职工53891人。
至1998年年底,全省共有194家国有企业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核销银行呆坏账49亿元,把66亿元的国有银行债务从劣势企业转到偿债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处理累计亏损28亿元,113家优势企业兼并136家亏损企业。
(3)脱困攻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国有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加上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外贸需求下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改革目标。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国有企业脱困对于稳定全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1998年广东省下发了《关于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实施意见》,分类采取改革措施,推动国企改革脱困。
煤炭、纺织、制糖3个行业的亏损额占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总额的35%以上,是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改革与脱困的重点。煤炭行业脱困,主要对资源枯竭、安全条件恶劣和亏损严重的矿井实施停产调整,对资源和外部条件尚好,市场有需求、改制后扭亏有望的矿井实施多种形式的改制,分流下岗职工3万人。纺织业脱困主要走减量增值、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减员增效的路子,重点进行压锭改造。1998~1999年,全省压缩落后纺锭18.76万锭,安置下岗职工1.2万人。制糖行业脱困主要以湛江市为重点,解决资源不足、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把年产量稳定在150万吨左右,日榨量从16.34万吨调减到10.7万吨。
困难企业的脱困主要采取资产重组、改制解困、兼并破产、资金扶持、多渠道为企业补充资本金等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积极采取“债转股”和技改贴息试验,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实现国有企业整体扭亏为盈。其中,广东最大债转股企业——茂名石油化工集团获得114.2亿元债转股份额,资产负债率从78%降为22%。此外,通过办好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三三制”(即财政、社保和企业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办法,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安排好再就业基金,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广东企业脱困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列入国家脱困考核目标的490户企业,至2000年年底已有355户脱困,脱困率达到72.45%,其中扭亏为盈的152户,采用兼并破产等其他形式脱困的203户,比国家下达脱困290户的目标超65户。14户年亏损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脱困户,2000年盈亏相抵后净盈利3.25亿元,其中9户扭亏为盈或大幅减亏。煤炭、制糖、纺织三个特困行业开始走出困境。
(4)改革深化
1999年9月,省委八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简称《意见》),总结了广东国有企业20年来的改革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加快广东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一是落实中央推动行政部门经营性企业分离的改革部署。1999年,广东根据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将分散在政府50多个管理部门以及军队、武警、政法机关移交过来的经营性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广晟、物资、广业、广新等24个集团企业,有效促进了政企分离,为后来实现国有企业统一监管奠定基础。二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大企业改组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集中,继续实行“抓大放小”方针,抓好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加快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脱困工作的步伐。三是根据中央调整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机构。四是加快公司制改革,建立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约束机制与监管体系。五是改革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六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强化科学管理,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七是继续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按劳动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企业员工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完善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障制度。八是加大各项配套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建立平等竞争和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
(二)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及演变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的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作为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基础,其核心作用是落实政府战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确保我国制度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从广东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广东国有企业根据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一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延伸出四大功能定位: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二是广东产业调整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三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以及经济产业发展环境的筑基者;四是广东对外开放和对外竞争的重要抓手。
1. 改革试验功能及其演变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破除旧有生产方式和利益格局、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过程,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承受大量因体制改革而造成的成本。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基础,在此过程中充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缓冲区域,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前进。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国有企业作为改革试验田的功能作用更为突出,既是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国国有企业乃至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引领者。
1978年7月,广东清远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探索,不但拉开了国企改革的序幕,更是国家开启工业领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志,清远全县推广“超计划利润提成奖”被认为是我国工业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首发之作。清远县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工业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用经济办法统一管理全县地方国营工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推动全县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中央开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效经验。1979年5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等6个部门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8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随后,广东按照中央的部署,继续以国有企业为着力点,在1983年开始试点企业股份制改革,探索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这一时期成立的大批国有企业,如1979年由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与香港港华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广东省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现康佳集团)、1980年由原广东省惠阳地区电子工业公司与港商合资成立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现TCL集团)、1981年由顺德县北公社电器厂改制而来的美的、1983年由佛山三水酒厂改制而来的健力宝等等,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探索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先锋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探索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自身也在市场化的探索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行业龙头。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开始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以国有企业为突破口,试点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开展经济生产领域的市场体制构建。广东以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等,有效推进了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TCL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尤为成功:一方面进行管理层增资持股,通过超额利润政府奖励,认购公司股份;另一方面引入海外大投资者,包括当时的飞利浦、东芝和日本住友商社,使TCL集团成为一个多元股权结构的股份制公司。另外,1997-1998年在优化国有资本结构的过程中,广东省破产清算严重资不抵债的广东国投。随着广东国投的妥善解决,广东逐步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企业信用问题,政府不再随便给企业做担保,市场规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广东乃至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2.产业升级功能及其演变
改革开放既是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的过程。产业升级是对旧有生产体系进行替换与重构,需要若干核心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转变和更新。广东国有企业正好承担起核心企业的作用,以自身的产业调整升级,带动产业的持续升级,并且承担了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风险,成为了广东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后,广东产业体系第一次较大的调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改革开放初期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经济取得了长足增长,由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产业体系逐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外资的不断引入也对广东原有产业体系造成冲击。加之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出迫切要求。广东从1996年开始通过推动国有企业“抓大放小”、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三年改革脱困,淘汰了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为广东经济的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提升了国有重点企业的发展质量,带动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时期成了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业、电器机械产业、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腾飞的时期,康佳、TCL、中兴、科龙、格力、广汽等一大批日后的行业龙头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广东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而产业调整升级中,国有企业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如国有企业的倒闭、工人下岗。
3.社会服务功能及其演变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以来是广东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计划经济时代,广东的经济建设以发展农业为重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化肥、钢铁等领域国有企业都以服务农业发展为关键任务。改革开放后,为了服务广东的建设发展,广东国有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得到强化,成为广东经济腾飞最重要的奠基石。
珠江流域水网密布,改革开放以前,广东路桥建设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进广东经济建设,“想要富,先修路”成为广东全省上下的共识。以省交通集团为首的广东国有企业承担起构建广东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体系的重任,为改革开放打开新的局面,先后建成了广佛高速、广深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京珠北高速等众多国际国内技术、管理领先的项目。其中广深高速是国内第一条中外合资建设的高速公路,从1981年合同签订到1997年正式开通,历经波折,期间,广深高速解决了外汇兑换、车道设置、利益分配、抵押权益等争议,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完成了珠三角交通要道的建设。截至2018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002公里,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由广东省交通集团建设和运营的总里程超过70%,切切实实地发挥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除了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国有企业还承担了保障区域物资供应、建设商用移动网络、建设水上交通航道等基础任务。物资供应方面,广东是个生产资料缺口大省,很多生产资料都要从外省进货或进口解决,广物控股集团经年累月组织各种适销对路、质量保障的重要生产资料供应全省生产建设需要,确保广东生产建设、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移动网络方面,1987年,广东省政府和省邮电局自筹1500万美元,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移动通信公司——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并在六运会之前开通了中国第一部移动通信电话,随后广州到深圳、珠海、江门的移动通信建设陆续铺开,极大地推动了广东乃至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水上航运方面,1980年,省航运集团复航中断30年的广州至香港航线,粤港澳的水上联系从此日益紧密。随后,从1983-1999年期间,省航运集团建立起覆盖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顺德等多个一类跨境客运口岸,开通了24条粤港水路高速客运航线,2017年珠三角地区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达6599公里,其中内河高等级航道950公里,为珠三角的经济繁荣和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世纪90年代是国有企业发展的艰难时期,广东国有企业一方面通过自身改革,实现自身产业布局优化,带动区域产业调整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调整创造良好环境。铁路方面,建成开通广梅汕铁路,完成京广线双轨及电气化改造,修建粤西三茂铁路,基本解决广东铁路“东西不通”的问题;航运方面,实现西江通航300吨船,并建成广州港新沙区等一批大型海港;电力方面,建成包括大亚湾核电站、沙角B厂等电力设施,“八五”期间装机容量共增加1400多万千瓦;水利方面,完成20世纪90年代最大的水利工程——飞来峡枢纽工程,该工程对防御北江、西江百年一遇洪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航空方面,建成了深圳机场、珠海机场,改造了汕头、湛江机场,确定了白云机场新址,还促成了与日本大阪、美国洛杉矶、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通航。
4.对外开放功能及其演变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一个从点到面,逐步推进的过程,广东作为我国南大门,开风气之先,一直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列。在此过程中,广东的国有企业一直发挥桥头堡的作用,是广东乃至全国探索对外开放模式,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抓手。
广东的对外开放是通过引进外资合资成立加工贸易企业为开端的。1978年,广东灵活运用中央政策,将“海外捐赠”变为“外资引进”,顺德大进制衣厂、东莞太平手袋厂、珠海香洲毛纺厂等首批“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相继成立。其中,珠海香洲毛纺厂是我国第一家补偿贸易企业,在1979年成立时就受到全国各界关注。1980年,全国首家工贸企业——广东省冶金进出口公司成立。随后,农机、船舶、建材等10家工贸公司相继成立。同时,广东率先授予有条件的生产型企业出口经营权,这些企业迅速成为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到1983年,广东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共同经营的对外贸易局面,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典范。
1984年以后,国家在开放经济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为广东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1988年,广东在外贸领域探索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与创造力。1991年,国家取消出口补贴后,广东进一步深化外贸企业改革,首创的“留成外汇有偿使用”等多项政策,释放出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改革红利,激活了广东对外贸易经济的巨大活力。到199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40%;1999年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加快了国内外市场的衔接,其中重要的环节是资本市场的对外接轨。国有企业开始了利用资本市场获取外部低成本资金的尝试。我国于1991年底推出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试点,以美元或港元认购。至1998年底,B股共筹资616.3亿元人民币,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国有企业的生产资金,尤其是外汇短缺的问题。随后H股和红筹股的发展,更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境外上市的重要途径。如1997年,广东移动通信将资产注入中国电信,并随后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企业涉足境外资本市场的重要尝试之一。
(三)市场经济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发展成果
市场经济构建时期,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国有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000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3126.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税金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0.22%、45.24%和46.36%。广东国有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8.4%,居全国第一位;利润总额占全国9.9%,居全国第三位;税金总额占全国5.9%,居全国第六位。
三、国资监管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功能定位(2003-2011年)
进入新世纪,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形成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构建起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统一国资监管体系,国有企业发展进入了国资统一监管时代。
(一)国资监管时期广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1. 国资监管体系的完善
2004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随后,各地级市相继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自此,广东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国资监管体系,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改变了省属国有资产、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出资人缺位的状况,为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以及与国际接轨提供了组织基础。
省国资委成立后,广东省形成了涵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重大事项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监督、企业党的建设在内的国资监管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监管职能,已授权下放15项监管事项,公布了44项权责清单,提升监管效能,2004年以来省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均超过100%,较好完成了省政府赋予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2.国有企业战略重组
按照中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2005年广东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推动新一轮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努力打造若干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国企“航母”,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群体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打冠军”。推动广东24家省属企业集团资源整合,突出主业、做大做强。其中广业集团把分散的463户企业调整为137户持续经营的企业,重点发展环保工程装备、清洁再生能源两大主业。广晟公司通过结构调整,将40多个行业整合成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酒店旅游、工程地产等四大主业。
3.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
2003年省国资委成立前,全省国有企业9265户,其中国有独资 6044户,占65.2%,国有控股2357户,占25.4%。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比例仍然过大,省国资委成立后,省属企业绝大多数仍然是国有独资或“一股独大”,不利于提升国有资产的效益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2005年,广东从省属大中型企业着手,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其中,广东省政府向华能集团出让粤电集团24%的股权,将粤电集团由省政府独资企业改制为广东省政府和华能集团分别持股的股份制公司。2008年,广东省为重组广东钢铁工业,引入宝钢集团,成立中央(宝钢)、省(广东)、市(广州)分别持股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注册资本为358.6亿元人民币,宝钢集团以现金出资持股80%;广东省国资委和广州市国资委分别以韶钢集团、广钢集团的国有资产折合为人民币出资,合并持股20%。
(二)国资监管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国有资产实现统一监管,广东国有企业在延续改革开放初期的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更为市场化的功能定位实现方式,支持区域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
1. 改革试验功能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通过构建统一的国资国企监管模式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企业制度和金融调控与监管体制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构建起“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经济调控体系。2004年,广东省国资委成立,有效推进了广东国有企业的统一监管,也为广东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抓手。例如,2004年以前,广东产权市场存在“散、乱、小”的局面,2005年12月,广东省颁布了《关于加快我省产权市场建设的意见》,确定全省产权市场通过构建南方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实现监管机构、交易规则、信息披露、收费标准和交易鉴证的统一。南方产权交易中心以粤电集团转让的24%股权起步,建立起辐射全省各地市的产权流转平台,为我省建立规范统一、有效监督的产权交易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以南方产业交易中心为基础,在2013年进一步对省内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整合,成立省产权交易集团。产权交易集团正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建设全省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与交易平台,在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如,广东省国资委成立后,省机场集团通过一系列改革,包括2004年完成机场属地化改革、2005年完成白云机场股权分置改革、2010年开启省属省管体制改革等,有效推进了广东民航业的改革发展。再如,为了贯彻中央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精神,2003年,广业公司推动宏大爆破增资扩股,对国有存量资产进行评估,引入经营管理团队增资控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成功推动宏大爆破转型为以投资并购为主业的资本运作平台,为广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此外,广东省丝纺集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蚕丝生产基地向粤北、粤西、西江流域等贫困地区转移,与当地农户合作,构建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架起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桥梁,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产业升级功能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产业面临的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广东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面临的国际竞争尤为激烈,产业升级更为迫切。为此,广东提出“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推动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努力打造若干骨干企业,作为广东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2000年,广东组建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广东外贸业向发展实体经济转型,先后投资了佛塑科技、星湖科技、兴发铝业、广青科技、生益科技、印尼镍业等实业项目,为广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中广新控股集团通过入主兴发铝业,推动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其转型为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上市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代表之一,有效促进了广东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广青科技是由广新控股集团下属企业与全国500强青山钢铁集团合资成立,成立后成功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镍合金及配套加工项目,为广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力量。粤电集团制定了《粤电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确定了“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的发展目标。此后,粤电集团在快速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从2001年成立到2007年,投产装机1056万千瓦,每年为广东增加约580亿千瓦时电量,发电装机规模居全国第六,仅次于中央五大发电集团,为保障广东电力供应注入了强大动力。再如,广东省广告集团200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2010年实现中小板挂牌上市,随后通过持续的投资并购,推进营销行业全产业链条的覆盖布局,实现广东营销行业产业资源整合的同时,影响和推动中国营销产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知识产权竞争日益激烈。广东国有企业通过加强自身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走创新发展道路。如格力、美的等电器骨干企业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全球知名品牌,为国内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树立了标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龙头的作用,通过联合建立行业专利联盟,为我国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如2007年TCL、创维、康佳等联同国内13家彩电企业成立专利联盟,与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进行谈判,为我国彩电行业对外出口争取正当权益。
3. 社会服务功能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的步伐,国有企业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需要探索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完成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广东国资国企根据广东经济发展和战略实施的需求,通过持续的改革探索,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尤其在能源供应、铁路网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果。能源供应方面,为了满足广东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能源的需求,2001年8月,在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尚未开启前,广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将广东省电力集团分成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推动竞争、开放、公平的电力市场构建。2008年12月,粤电集团投资的“蓝天工程”脱硫计划全面完成,为广东每年减排二氧化硫29万吨,对广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建设方面,2004年10月,原铁道部和广东省签署《关于加快广东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明确了部省合作的创新方式,由中央财政和广东财政共同出资,以加快广东铁路的建设。次年6月,广东省成立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省铁路投资建设的平台。此后,广东铁路建设飞速发展,武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厦深铁路等多条重要的省内、出省铁路陆续建成。截至2018年7月,全省铁路规营里程超过4500公里,较2005年上升超过2700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近1800公里,居全国前列。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均通铁路,19个市通高快速铁路,出省铁路通道从5个增加到14个。绿色发展方面,广业集团完成了整合原工业厅局转制和政府脱钩企业的任务后,聚焦发展环保装备、新型材料、电子机械和清洁能源四大主业,2008年创造了在粤东西北地区28个污水处理厂当年建设、当年竣工的优异成绩,在探索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4.对外开放功能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广东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广东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经济骨干的作用,不但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了广东产业的升级,经受起世界市场的冲击,而且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产业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主力军。家电产业方面,以TCL、创维、康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经受住了“入世”初期索尼、三星、松下等日韩跨国大型企业的冲击,通过加快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在国内本土市场保持了优势地位,TCL、创维、康佳长期占据国内彩电市场份额的前五名并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据重要位置。其中TCL彩电在2018年上半年的出货量达到1265万台,大有超越韩国LG、成为全球第二大彩电生产商的态势。汽车产业方面,2005年6月,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改组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后广汽集团发展迅速,并通过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2017年广汽集团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201.7万辆和200.1万辆,同比增长21.54%和21.27%;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广汽集团位居第202名。在广汽集团的带动下,广东汽车产业出现跨越式发展,广东省在2016年的汽车产量达到了280.1万辆,居全国首位,产量增幅达到了16.98%。
(三)国资监管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发展成果
国资委成立以来,广东国有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广东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29016亿元,营业收入10875亿元,利润总额857亿元。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为7491.14亿元,营业收入为3847.95亿元,利润总额为164.80亿元,上缴税金为176.91亿元,分别较2004年增长127.19%、158.40%、52.45%、54.45%。企业实力明显增强,2012年广东共有14家国有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其中省属企业8家入围。
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2004年以来,初步形成以60多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为基础,涵盖国资委与企业权责界定,以及企业发展规划、改制重组、产权转让、业绩考核、监事会监督等各个方面的省属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初步实现了以制度管资产、管人、管事。截至2011年底,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有20个市单独成立了国资委;49个县(区)单独设立了国资委或相应机构,占全省121个县(区)的40%,监管的实际资产超过3000亿元。广州、深圳等市基本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顺德将土地及区域开发、民生公用事业、金融文化及高校经营性资产、政策性及公建物业等纳入监管范围,江门台山市、广州番禺区等由国资部门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管。
四、国资改革引领和推动国企改革的新时代(2012-)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动我国改革向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方向深化,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是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监管体系,拉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广东继续发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再次先走一步。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进入了国资改革引领和推动国企改革的新时代。
(一)新时代广东国资国企改革进展
1. 重视国资改革
一是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我省在全国国资系统率先实施清单管理,2014年公布了省国资委44项权责事项,并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别进行修订。省府办公厅2018年8月印发了《广东省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进一步明确省国资委职责定位,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强化分类监管、战略性重组、董事会建设、经营风险管控、考核激励、约束问责、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12个方面,精简国资监管事项共26项,其中取消10项、下放7项、授权9项。
二是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2017年以来,在粤海控股集团、恒健控股公司分别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对粤海控股集团和恒健控股公司分别进行了14项和9项授权清单。2018年上半年,新增广新控股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三是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2017年,省旅控集团接收省府办公厅下属的4家接待宾馆、建工集团接收省安监局下属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2018年,我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非国资监管企业及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后集中统一监管问题,并对全省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拟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省属国有企业集中统一监管工作。
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监督机制,2017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监督工作协同的意见》,建立监事会与省国资委职能处室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督,出台了《广东省省属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省属企业投资行为,严格境内、境外投资管理。推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连续三年实现省属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全覆盖,2018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国有资产交易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开展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我省持续开展贸易业务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贸易业务经营风险频发的势头。开展投资项目风险排查,督促企业积极处置重大投资项目风险,严控PPP项目投资风险。
2.重视发展质量
一是降杠杆减负债。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制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警线和重点监控线,实施债务规模管控,明确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标和时限。同时,规范内部资金拆借和担保行为,明确红线与底线,充分发挥考核引导作用,并将降杠杆减负债的目标纳入年度考核。2017年12月,出台《广东省属企业加强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暂行办法》,实施债务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指标管控,推动省属国有企业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目前18户省属国有企业已全部制定2018-2020年降杠杆减负债工作方案,明确降杠杆目标与具体措施,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据初步掌握的情况,截至2018年底,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7%,其中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处于合理水平。
二是加快出清“僵尸企业”。2016年以来,在省政府层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推进处僵治困工作。据统计全省国有“僵尸企业”共有4702户,其中各地级以上市共3671户,省属企业共1031户。截至2018年底,省属“僵尸企业”已实现885户市场出清。计划2019年底前省属“僵尸企业”全面实现市场出清,各地市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市场出清。
三是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单位。2017年制定了《关于推进省属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单位的工作方案》,把企业“压减”落实情况作为2018年经营业绩考核主要内容之一。2018年底,省属企业管理层级均压缩在4级以内,大部分企业管理的二级企业已调整到位,共减少法人单位户数789户,减少比例约22.4%。
四是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2017年2月,我省成立了全省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项小组,并建立广铁集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气分离移交工作操作流程>的通知》等32份相关文件,指导、督促19个地市出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标准和费用标准共38份文件。截至2018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任务总量户数69.77万户,签订分离移交正式协议总进度为100%。
五是剥离国有企业办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全省国有企业管理的市政设施(不含省属企业省外市政)共37个,已完成34个分离移交。省属企业在贵州省3个市政设施将根据所在地政府相关政策推进。全省共有28个企业办教育机构,已全部制定方案或完成改革。全省共31个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任务,已制定或完成改革29个。
六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出台了《关于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排名奖励机制、项目跟投机制、容错机制等七项机制落地。2017年出台《关于推动省属企业创业创新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省属企业提升活力、释放潜能,加快创新发展。广州在全国率先以“政策+联盟+基金”形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出台《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两个20%”政策促进创新,组建国内首个地方性国企创新联盟,成立广州国资国企创新投资基金。通过努力,我省国有企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效初显,如广业集团在污水处理领域专业技术突出,其中微曝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被确认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目前国内市政污水处理采用该技术的污水厂规模超过500万吨/日。国星光电产品成功运用于里约奥运会场馆,RGB(彩色)显示屏器件规模居全国第一。广新控股集团下属兴发铝业在等温挤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公司技术中心已被认定为2016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七是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省属企业中,截至2018年底尚未实现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88696人,其中党员人数24029人;已累计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18978人,其中党员人数3999人;已在企业内部安置管理人员(包括转岗、劳务合作、内部退养等)3341人;已分流安置管理人员(不含企业内部安置人数)3738人。
3.重视战略性重组
2014年1月,推动商业集团和广弘公司合并重组,成立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商贸领域产业资源整合。同年,将广东旅游集团、广东中旅集团、白天鹅酒店集团、广晟酒店集团四家集团组建成为广东旅控集团,主业涵盖酒店、旅行社及相关业务、景点景区、商业物业、旅游文化传媒五大板块。2017年制定了《省属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整体方案》,完成了省属高速公路、建工水电等两大板块整合重组,完成省内4家产权交易机构资源整合。制定了《广东省省属国有资本优化布局与结构调整“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投向。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重要支柱产业、重大公共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将资源、资产、资金集中到主业,打造具有规模优势、竞争力强、效益明显的新型企业。
4.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试点
一是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省属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已于2017年全部完成,目前,省属二三级企业公司制改革完成率超过99%,各地市完成率为46%。股份制改革选取省产权交易集团作为试点。2014年以来,选取50家省属二三级企业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达到预期目的,目前共有18家试点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和国发基金入股,8家试点企业新三板挂牌,打造了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肯定和推广。深圳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准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
二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017年4月,在省属企业范围内全面铺开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选聘了11名专职外部董事,分派到18家省属企业任职,实现了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全覆盖。对董事会运作规范的企业,逐步授予出资人部分权利,落实董事会职权。拓宽外部董事的来源渠道,通过企业和中介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及委内相关专家库筛选等方式,建立“省属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珠海、中山等地市重点加强企业董事会建设,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省产权交易集团开展经理层市场化选聘试点,实现经营班子完全市场化选聘。选取粤海控股在集团层面实施经理层市场化选聘试点,目前已制订了选聘工作实施方案。今年开始,在省属二级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在省属二三级企业启动集“激励、约束、容错”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点。佛山、东莞、惠州等地市推进监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一,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操作。2014-2017年制定了规范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系列政策,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法依规推进,国有产权流转严格按规定在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交易,切实做到信息公开化、评估规范化、竞价制度化和交易平台化。第二,突出因类施策,增量为主。率先在竞争性企业和二三级企业中以增量为主,通过引入战略或财务投资者、员工持股、重组上市等途径与社会资本混合持股。第三,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2018年,选取盐业集团作为省属企业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拟通过引入与企业具有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运营机制。选取产权交易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谋划未来整体上市,打造综合性要素交易平台。在全省范围内选取5户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开展员工持股,着力激发创业活力。第四,搭建对接平台,促进融通。2017年初,省国资委在四大商会共6个平台发布281个推介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有价值“僵尸企业”的改制重组。我省国有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信息,作为常态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披露或预披露,各类资本可实时关注并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新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探索与实践
1. 探索与实践国企分类改革
2012年,广东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广东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准公共性两种类型,并实施动态调整,率先在全国国资系统提出分类管理的理念。2014年,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和《省属企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分类要求。2016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分类管理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实现分类统计、分类考核、分类配置资本金。
2017年,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针对性和协同性,在总结十八大以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省属企业由准公共性、竞争性两大类,进一步细分为公益基础类、市场竞争类、金控投资运营类三大类,实施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分类推进、协同发力。
(1)公益基础类。公益基础类企业要打造成为全省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力军,更好发挥主导性作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类:构建机场、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港航、能源、水利、建工等十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全省的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活力的世界航空、港口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海陆空的“丝路枢纽”;铁投要有效整合高铁、地铁、城轨、普通铁路等功能,通过“项目+资源”等创新投资建设开发模式,打造现代化的大型轨道交通集团。重大民生项目补短板类:强化城市服务功能,瞄准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棚户区改造、污水垃圾处理、扶贫开发、社会养老等民生事业板块,积极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加强资源整合,延伸上下游服务链条,打通业务全产业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约定回报模式,促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补齐民生事业发展短板。
(2)市场竞争类。市场竞争类企业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行业话语权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先导性作用。优势传统产业集团类:积极推动省属企业的重组整合,对处于商业、物流、服务业、外贸、制造业等竞争激烈的领域,国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转让控股权、混合制改革等方式,从没有竞争力的领域果断退出,只保留做强做优做大的、有话语权的,每个企业都应有全省、全国甚至全球知名的产品和品牌,实现布局优化和质量效益双提升。新兴产业投资公司类:要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兴产业开展资本投资,选准电子信息、大数据、新材料、生物环保、先进装备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主业不超过三个,打造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
(3)金控投资运营类。发挥资本运营平台作用,打造成为专业高效的综合金融、要素交易服务商,更好发挥保障性作用。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以粤海作为沟通境内外的国际化投资平台,侧重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未来旗下打造资产千亿元级别的产业集团。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整合全省如粤科、粤财、恒健等国有金融平台资源,打造大国资格局,做实做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在省属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传统优势产业集团改革重组中发挥独特作用。
2.推动广东新功能定位落实
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使命新要求,广东国企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国企改革的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企业市场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明确新功能定位,优化国资布局,一手抓好政府资源转化放大,服务好地方政府的战略意图;一手抓好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有资产快速保值增值,更好地在服务全省发展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广东“四个走在前列”做更大贡献。
打造合作开放的“骨干先锋”,提升开放带动力。国企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中发挥先锋队作用,服务国家和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家战略,未来国企可重点投资于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大平台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粤海控股集团、南粤集团等驻港澳企业可按照国际化战略和路径标准发展,成为促进粤港澳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和资本纽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粤海集团为龙头,加快推进国际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整合省属国企的城市综合体、园区地产等行业产业,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优质都市圈”提供支撑;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好沿线城市用水工程,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做出新贡献。以南粤集团为龙头,整合省属相关产业行业,做强做优做大环保、基础设施等粤澳合作项目,建设经营粤澳新通道,打造澳门政府和居民的公共服务综合解决商,培育发展跨境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建设成为促进粤澳融合发展的重要产业桥梁。二是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的海陆空战略枢纽。打造“空中丝路”的枢纽,整合省内机场资源,适时整合并实现全省机场运营管理一体化,搭建以广州、深圳为枢纽,珠三角五大干线机场、粤东西北四大支线机场协调发展,辐射泛珠、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世界级机场群,成为世界优秀的机场建设运营管理集团和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打造国家“空中丝路”的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海上丝路”枢纽,分片整合沿海骨干港口,整合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港口,打造西部港口、东部港口两大港口集团,形成分工合理的港口发展格局,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世界级港口群,为珠三角、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完善的港口物流服务,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注入强大动力。打造“陆上丝路”枢纽,对接中外运输,建设集铁路干线运输集散、公铁海联运、铁路口岸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东国际铁路产业经济区,取得粤新欧、粤满俄、满蒙俄等国际班列开通,加快建设中尼产业合作物流园等,发展带动物流和产业集群聚集的国际供应链。三是积极稳妥“走出去”,积极争取海外优质投资项目。鼓励有实力的省属企业主动担当起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先遣队”,积极稳妥“走出去”,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取重要资源、关键技术、知名品牌和市场渠道,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努力拓宽发展空间,推动电力、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装备“走出去”,带动建筑、劳务、设备及技术出口,打造“广东承包”“广东工程”“广东制造”品牌。同时,通过设立境外产业并购基金,围绕大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对境内外在设备、技术、人才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进行直接收购,或引入战略投资者,嫁接到省属创新型国企,快速提升其国际和行业竞争力。
打造转型升级的“产业先锋”,提升核心竞争力。竞争类企业要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引领者,更好发挥先导性作用。一要围绕做强做优主业来优化布局。针对主业不强问题,加强战略规划引领,明确主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企业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资源配置等要集中在主业上,每个主业不超过3个,决不能偏离“做强做优”的发展轨迹,每个企业都应有全省、全国甚至全球知名的产品和品牌,实现布局优化和质量效益双提升。二是强化产业引领功能,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围绕我省产业发展规划,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布局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促进相关产业上规模、上水平,真正引领行业发展。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互联网和高端电子信息等七大新兴产业开展资本投资,带动和引领全省新兴产业,积极与市场接轨,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回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优势传统企业竞争力。我省50家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未来将继续坚持产业化、证券化、市场化、专业化四大原则推进改革发展,主业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品牌、运营管理能力突出的省属企业可致力打造成为优势明显的大型专业化产业集团。围绕主业做强企业,充分发挥已有产业优势,找准细分行业和领域,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围绕混合所有制改革做活企业,在省属集团层面积极引入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战略投资者,在二三级企业层面大胆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围绕并购重组做大企业,加大资本运营力度,通过并购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打造更多“广东名片”,培育更多“百年老店”,为市场需求提供更新换代的新供给。
打造城市和交通的“基建主力”,提升发展支撑力。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向上承接政府战略、向下启动市场资源”,加快融资模式的创新,构建机场、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港航、能源、水利、建工等十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公司,以增强供给能力、提升综合效率为导向,坚持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并重,实现完成政府部署任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双丰收”。一是推动城市和园区投资公司向综合运营主体转型。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棚户区改造、专业化房屋租赁平台为契机,积极服务我省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改革。学习借鉴上海城投、珠海华发经验,城投公司加快转型,从单一的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为集“城市经营、房产开发、产业投资、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城市运营主体,完善城市功能。二是创新综合回报模式,促进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大型轨道交通集团和公路交通集团为目标,探索“城际铁路+土地开发”、“BOT+EPC+TOD”、PPP等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创新站场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投融资、合作开发、物业运营、收益反哺机制,以沿线土地开发收益平衡工程建设资金及运营亏损资金,形成交通建设、发展、再建设的良性循环,打造全省交通网络体系。
打造补民生短板的“攻坚能手”,提升民生保障力。一是横向加强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一张网”。借助城市管网升级改造契机,整合管道燃气市场,实现全城“一张网”的供气格局,全省对接整合统筹,提高规模经济,提高运营安全。积极参与区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区域性的江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为提升城市品质、乡村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贡献。二是纵向延伸上下游服务链条,打通业务全产业链。水资源通过灵活运用股权并购、合资新设、PPP等多元化投资方式,扩大到供水、水上垃圾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业务,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适度延伸产业链;天然气管网板块的任务是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和运营服务,逐步建立天然气资源采购-LNG接收-管线输送及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打造以城市燃气为主,涵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综合性能源企业。三是引入专业战略投资者,“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大力推进网运分开,污水处理、环投热电等民生项目可以积极引入国企专业战略投资者,或引进专业节能环保科技公司作为建设运营主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采取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进行运作,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和运营效率。四是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实现“借资生蛋”。积极筹建公用事业股份公司,加快板块整合,通过上主板或新三板,加快证券化步伐。以国企平台优势及其较强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产业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绿色债券、发行企业并购私募债、股债结合的夹层基金等手段,对垃圾发电、污水处理、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优质项目进行投资运营,实现环保产业“借资下蛋”、加快发展。
打造战略调控的“杠杆平台”,提升经济控制力。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布局调整的推动平台,运营公司要练就一双“巧手”和一双“推手”,提升国资运营效率,增强地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力。一是打造国有资本的投资公司,推动产业集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侧重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未来旗下打造资产千亿元级别的产业集团,做大做强若干个中国顶尖企业,谋求相关产业的做强做大。支持和推进粤海、广新控股等建设国内领先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实业投资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二是打造国有资本的运营公司,促进国资流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关键是通过市场运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恒健控股做实做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优化国资布局,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同时,顺应综合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要争取基金、信托、租赁、保险等各类新业务牌照,逐步实现金融服务“全牌照”,逐步打造业内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构建“产业+金融”的基金平台,服务地方政府。推广“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设立国资改革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形成基金群,发挥国资的杠杆引导作用,选择对全省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项目作为支持方向,重点投向重要支柱产业、重大公共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形成对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加强与央企合作,借鉴广州与国新成立国新央企运营投资基金的做法,与招商局、中建、中交建、国开投、国航等央企积极合作,建设各类并购、创新、海外基金群支持地方建设。
(三)新时代广东国资国企发展阶段性成果
1.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形成
为适应国有企业新使命、经济发展新常态、国企国资改革新形势,进一步强化出资人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推动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地位、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发展速度、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建立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第一,产业地位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主业集中度。主业经营占比指标是指从事业务确定为省属企业主业的子企业汇总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占该省属企业全部子企业汇总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比值。(2)产业排名指标。产业排名指标是指从事业务确定为省属企业主业的重点子企业相关经济指标或其他主要业务指标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比较结果。具体指标一企一策确定。作为标杆的同行业先进企业需可获得其连续、权威的相关数据,由省属企业在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等企业中选取推荐,经国资委审核确定。(3)主业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指标。省属企业区别公益基础类企业和非公益基础类企业分类考核主业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指标。公益基础类企业考核承担的省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指标;非公益基础类企业选取主业投资项目中年度计划投资额前5的项目考核投资计划完成率指标。
第二,经营能力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人均产值。(2)人均利润总额或人均净利润等。(3)承担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第三,创新能力指标。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技术投入(OR研发投入)占比指标。指省属企业技术投入(OR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2)品牌排名。(3)创新成果奖励。(4)研发机构户数、科技人员数量等指标。(5)商业模式创新。
第四,社会责任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国资委年度部署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扶贫捐赠任务。(3)环保投入(单位能耗)。
第五,发展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经济效益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长率)。(2)增长率指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扣非净利润增长率)。
2.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按照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全面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切实落实董事会职权,改革外部董事管理制度,严格董事选聘和履职管理,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持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企业领导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3.经济社会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彰显
一是在服务大局、稳定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国有企业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振兴粤东西北地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产业带等战略中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省属企业积极承担并高质量完成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重大建设任务,为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运营里程、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发挥关键作用。在能源领域,省属企业装机容量、发电量进一步提升,占全省能源领域国有企业80%以上。在水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省属企业积极承担我省水田垦造任务,有序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有关部署;以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为开端,在我省乃至全国流域综合治理方面有更大作为。
三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带头作用。国有企业在全力保持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民生工程和扶贫开发等公益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省属国企广业集团承担了全省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60%以上“一县一厂(污水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任务。
结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广东国有企业,自诞生之日起便是支撑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脊梁,为广东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发展奇迹背后是众多国有企业默默耕耘的身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广东将继续担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广东国有企业更应不忘初心,继续发扬优秀传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构筑继续奉献力量。
来源:《广东国资》杂志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