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VIEW
上海自仪实施员工持股同步“引战”

“希望引入的战略投资人是拥有较强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的外部民营战略投资者”



3月8日,上海电气旗下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含有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方案的行政工作报告。


上海自仪是上海市国资委确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据介绍,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是上海电气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要求,早在2017年9月,上海电气董事长郑建华在集团新领导班子调整后的首次干部大会上提出,要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后集团内有竞争力的企业都要推行混合所有制和核心员工持股。


上海自仪率先成为试点,“我们将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外来资本参股,同步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自仪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许大庆表示。


2017年12月29日,上海市国资委出具《关于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列入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名单的通知》,上海自仪正式启动本市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工作,目前清产核资已经结束,其预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混改步骤。


为什么是自仪?


上海自仪的发展历史颇为曲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25年,是中国第一家仪器仪表制造企业,旗下亦拥有众多优秀子公司。1993年,上海自仪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发行A、B股上市。但经过20余年的漫长路程,企业经营包袱加重,加上B股市场融资功能在以后年度中逐渐丧失,上海自仪长期依靠银行贷款资金,整体负债率较高,一度达到90%以上,其发展遇到了极大瓶颈。2014年,上海自仪将上市公司地位转让,成为上海电气集团全资子公司。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在谋划,要重新走出一条自新的道路。”许大庆表示。


事实上,早在2015年至2016年间,上海自仪便开始自身转型,其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并减少冗员,这让上海自仪站在了新的起跑点上。


对于焕然一新的上海自仪来说,推行混改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近年,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事实上发展变得非常迅速,这样,上海自仪既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需要更市场化的经营决策机制和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核心技术、管理、运营人才,所以在目前环境下实施员工持股,具有强烈的必要性。”许大庆介绍。


据了解,自动化仪表制造行业具有“多品种,少批量”的特点,产品种类众多,技术更新速度快,对技术和人才的依赖度较高,行业内企业大多市场运营机制颇为灵活。


“我们在市场的占有率不是很大,这个行业大约有5000多家企业分布,销售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不超过10家,市场集中度不大。”许大庆表示。


上海自仪在2017年的销售收入为6.3亿元,利润为2200万元,2018年销售收入预计增长至8.5亿元。


显然,这是一家高度成长性的企业。


“预计未来3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将实现20%—30%的增长,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的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于大股东上海电气来说,选择上海自仪亦经过充分考量。


“上海自仪为上海电气下属二级子公司,其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经过剥离后,大概800余人,主业亦处于充分竞争行业,且其营业收入和利润的90%都来自上海电气以外的市场,此外,上海自仪因为曾是上市公司,其内部建立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体系,以及市场化导向的业绩驱动考核体制与分配机制。”


更重要的是,上海自仪自身具有很强的改革意愿。


“经过调查,员工对持股具有很高积极性,我们希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转变,促进企业更好发展。”许大庆表示。


员工持股




根据批复后的上海自仪混改方案,其将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同步引入社会资本和核心员工持股。


目前上海自仪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拟新增加4802万元,将资本金扩至9802万元。引战和员工持股实施后,上海电气将保持51%的股权。


目前,上海自仪圈定的持股员工共为160人左右,包括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销售人员。“这些员工决定企业未来方向,将和企业共同形成合力。”


据了解,核心员工参与持股将坚持“自愿投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原则;员工持股比例则按以岗定股原则。


其员工持股的方案设计细致,领导班子成员持股区间规定为0.5%——1%,其他核心管理人员持股区间为0.13%—0.35%,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销售人员的持股区间为0.05%—0.13%,持股员工平均为0.2%左右。


“我们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且考虑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持股区间,也得到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认可。”许大庆表示。


据了解,员工和社会资本将同时以同等价格进入,在社会资本引进和员工持股完成后,上海自仪股权结构将调整为电气集团持股51%,外部资本持股20%,核心员工合计持股29%。


上海自仪目前评估值约为8000万元,即将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


他强调,持股团队亦具动态性,为后期进入员工亦留有空间。上海自仪后续将推出常态性的股权激励政策。


“我们正尝试制定后续政策,将股权作为分配要素,未来股权希望成为激励的常设手段,可以和岗位、业绩考核等挂钩。这样,我们可以让未能参加首次持股计划的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机会参与,因为这个行业的成长性太快。”许大庆介绍。


战略投资者资格


根据上海自仪发展战略,将聚焦火电与环保、核电与军工、轨道交通等领域,重点拓展工厂自动化、MEMS传感器、高端医用仪表等新领域。


基于此,上海自仪希望引入的战略投资人是拥有较强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的外部民营战略投资者。


“要求这些投资者是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并且自身是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和大集团。”许大庆介绍。


他希望,未来战投能帮助上海自仪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并帮助上海自仪拓展产品市场占有率。


上海自仪青睐的战投大概来源于两方面:其一,资源渠道类。“重点寻找和引入火电、核电、轨道交通、石化化工、环保、医药等行业的企业、设计院、研究所等,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业务整合,延伸产业链条,可为上海自仪注入有利的资源,我们可将原来的上下游外部渠道转变为内部渠道,这样可有效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并提升我们的盈利水平。”


其二则是资金投入类机构。“我们希望通过引入拥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解决资本难题,根据发展需要注入所需资金,突破发展瓶颈,帮助我们实现飞跃,并在企业战略层面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上海自仪的雄心尚未止步于此。


“我们将根据发展需要,在保证上海电气持股控股并始终为上海自仪第一大股东的前提下,将继续寻求技术与产品的投资引入,拓宽自仪的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许大庆表示。


重整旗鼓的上海自仪正极力拓宽未来成长空间。


来源:“ 国资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