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VIEW
丁万利:“大国资”生态下如何加快国资国企抱团发展



“强化大国资意识,构建大国资生态,推进大国资战略”,是福建省国资委在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新举措、展现的新作为、实施的新策略。作为纵向联系、横向整合的大系统,它是一种顶层制度设计,是一种战略思维定向,而不是简单的垂直管理或条块整合,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在大国资生态下实现资源整合、抱团联动、协同作战,最终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大国资”生态下加快抱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号召。于伟国书记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上中提出要“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的要求。福建省国有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在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当先锋,要在实现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就必须不断强化“大国资意识”,构建“大国资生态”,加快推进以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大国资战略”。


抱团发展是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抱团,就是变单个的力量为稳定强大的众合能力,提升在竞争中的话语权。抱团是协同、协作,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抱团要讲究共赢,共赢才能发展,才能上规模,才能凝聚人气,才能抗御风险。通过抱团发展,避免各自为战甚至以邻为壑,变“游击队”为正规军,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精准的“攻城掠寨”,实现提质增效。抱团发展,是大势所趋。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实现和谐共生,已成为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


抱团发展是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然选择。抱团发展既是困难时期“过冬”的好方式,也是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我们国资国企的特殊体制优势。当前,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与之适应、匹配的思维与方法,需要思想观念、认识路径的转型升级。因此,就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专业优势,整合各企业的资源资产资质,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优势,促进科技创新、技术互补、人才共享、利益均分,实现在大国资生态引领下,国资国企抱团作战,抱团成功,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努力打造出我省若干艘国企“航空母舰”。


抱团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过程,是经济竞争力全面提升和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福建经济再上新台阶和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破解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须坚持以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为主导,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融合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推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新突破,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抱团发展是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竞争越发激烈,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面对困难和挑战,单个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明显不够。省属企业只有在“大国资”生态下通过抱团合作、组建联盟来沟通行业内企业间的经营理念,充分运用和整合市场资源,组织行业活动,形成行业统一意志,树立行业声誉,提升行业品牌,为企业注入强大的发展活力,创造出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现状、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福建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改革重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实现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缴纳税收大幅增长,国资国企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高增长的业绩下,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赶超计划,还存在省属企业与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资国企抱团发展不够紧密、不够深度,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动能、发展潜力、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也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国资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抱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点。


一是抱团发展的层次不够高。目前,国资国企的合作层次较低,大多数局限在下属企业的合作,在重大投资项目合作较少。一些企业集团之间虽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大多局限在单个项目之间的合作,没有上升到集团层面的全面合作。


二是抱团发展的领域不够宽。调查发现,国资国企开展合作的业务多是非主业或非核心业务,在主业和核心业务领域开展的合作较少。一些企业在投资重大项目时未能从大国资的角度,优先考虑与系统内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投资参股,或把项目设计、施工等具体建设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配套工程、信息化建设等优先考虑系统内企业,以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抱团发展的内容不够广泛。国资国企资源丰富,实力雄厚,但却未能充分发挥抱团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未能建立广泛合作态势,未能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有些企业已经具备在产品、品牌、渠道、信息、技术、资金、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尚未形成战略同盟,无法联合起来共同开拓市场、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共同采购原材料,导致同业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同业竞争。


四是抱团发展的政策引导不够。由于政府政策引导和宏观规划指导不够,使得一些企业重大投资项目上存在主业不突出,方向不清晰,如一些非房地产企业却投资房地产开发,一些非能源企业投资风电、火电,一些非旅游企业投资旅游项目,还有一些企业竞相意向投资健康养老产业。一些企业资金充裕,有钱无处投,有的企业无钱到处借,有的企业有项目找不到投资资金,有的企业有资金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使得系统内资金无法融通。


五是抱团发展的效果不明显。近年来,省国资委虽然多次组织开展了省地项目对接洽谈,推进省属企业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国企进行合作,签订了不少的意向协议,但由于前期对接不够深入深度,企业需求和地方意愿不一致,沟通协调不够,在项目条件设置、资金拼盘、征地拆迁等出现问题,对接效果还不理想。


制约抱团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抱团意识不够强。一些企业领导思想上尚未形成大国资的意识,在观念上未能树立大国资的理念,还不能站在大国资生态下着眼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缺乏抱团意识、联动意识、协作意识,长期以来立足于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孤军深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失去了优势,失去了先机,失去了效益。


二是资源整合不够充分。虽然省属企业经过了几次整合重组,从原有的30多家整合到现在的17家,但在资源、资产、资本上仍然存在整合不充分、不到位,主辅业范围界限不够分明,分离不够彻底,主业不突出,仍有一些非主业资产资源相互混杂。使之无法形成全产业链的优势,造成资源资质无法集中共享。


三是信息渠道不够顺畅。从整个国资系统看,尚未建立旨在促进抱团合作发展的统一的信息沟通发布平台,尚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导致在项目投资和资本运作时缺乏互联互通的信息渠道,失去了合作共赢的先机。


四是组织推动有待加强。抱团合作牵涉到各方意愿和资源等多个方面,需要有力的组织机构协调推动。这些组织可以是行业协会等非营利组织,也可以是政府主管部门或特设机构,但目前尚未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予以推动。


加快抱团发展的对策措施国资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改革要有价值高度,要形成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根本的动力机制。因此,全省国资国企必须站在“大国资、一盘棋、一家人”的理念高度上,把抱团发展的价值放到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位置,从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目标出发,搞好顶层设计,构建一个立体的国资监管大体系和国资发展大格局,为实现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国资委的牵头引导下,以实现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配置效率为核心,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疏通合作渠道,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国资系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优化选择,成为创造新的国有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抓手。


- 01 -

树立抱团发展意识

构建“大国资”格局


要切实增强抱团联动的意识、合作共赢的思维、合纵连横的韬略,上下级国资委之间、企业与国资委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之间要加强沟通和联动,协同推进资质共享、资源共用、利益均分、合作共赢,形成“抱团式”的业务支持、资金支撑、信息对接体系,努力建立“大国资、一家人、一盘棋”工作格局。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系统融合为手段,横向实现省级国资国企大合作,纵向推进上下国资国企的大联合,加快健全紧密联系、深度融合、有效整合的工作系统,不断完善指导监督有效、互相支持有力、沟通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积极培育上下一心、整体联动、协调合作的系统文化,在全省国资系统形成共生共荣、融合共赢的抱团发展新局面。


- 02 -

加强资源资产整合重组

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以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国资委牵头,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战略布局,深化省属企业整合重组,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以产业为纽带,以行业为重点,统筹布局,兼并重组,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推进国有资源、资产向特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带动优良资质、优质品牌向优势企业、核心主业和主营产品集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要继续梳理明确出资企业的主业范围,引导企业加大主业发展力度,明晰发展的产业主次、产权结构和组织层次,拓展延伸主业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国资委主导下,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资质互补的原则,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形式,利用股权转让、存量资产划转、国有资本金注入和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大非主营产业整合和同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剥离上下游与主业无关的资质,加快划转无效低质的非主业资产,主动退出与主业关联性不强的投资项目,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企业归核主业发展,推进企业集团化、专业化发展,以壮大优势企业的资产总量,增强其资质优势,形成全产业链的规模效应,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打造福建省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竞争优势突显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航母”。


- 03 -

加强多层次战略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一要继续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充分利用央企得天独厚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积极开展对接合作,推动项目落地,搞好跟踪服务,努力实现与央企合作发展的常态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二要全面推进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紧紧抓住供给侧改革契机,主动融入到地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战略中,充分发挥省属企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充当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三要加强省内国有企业的战略合作,由国资委牵头,积极发挥省属企业在资源重组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时发布国资系统内企业的存量土地开发、投资项目、定向增发等事项信息,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各类产品服务原则上优先选择省内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价格和服务水平组织实施或参与投资开发,推动省、市、县三级国有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四要不断扩大对接合作主体,拓宽对接合作领域,创新对接合作方式,巩固对接合作成果,形成国有企业间的全方位联动、宽领域拓展、多层次合作、高效率运转的工作机制。


- 04 -

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国资国企抱团发展有多种形式,主要根据合作内容选择形式,将形式与内容统一于促进企业合作共赢的实践中。


一是以项目带动合作。由省国资委牵头推进一批重特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对接牵引,积极推进“产业集聚、企业做大”,通过龙头引领、延链配套,引导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共同发展、同类企业抱团发展。


二是成立合资公司。省企与省企之间、省企与地方政府之间、省企与地方企业之间以资源、资产、资金等入股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开发或承接省里重大项目或地方政府项目,增强企业和地方造血功能,增加企业和地方利润分成,也为地方带来税收和就业。


三是项目工程外包。由国资系统企业投资开发的项目在市场化和诚信履约的前提下,由项目业主可以内部邀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将招标代理、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园林绿化、内部装修等外包给国资系统内或加入战略联盟的其它企业承接。


四是战略购销式合作。围绕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与其他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合同关系,合作参与方为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合作中一般只涉及商品交易。


五是业务外包。省企将内部的部分管理活动或经营业务交由外部机构完成,并与之共担风险,如职能外包(包括财务、人力资源、IT、法律事务、后台办公等)和经营外包(包括制造、物流、生产性服务、销售、售前售后服务、研发等)。省企在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也可将辅业委托给其它以此为主业的企业,以提高辅业盈利能力和运行效率。


六是组建战略联盟。组建产业链合作联盟,围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旅游、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分别由具有竞争优势的省企主导,推进成员间信息、技术、市场等资源共享,促进全产业链上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加快突破产业链的重点环节;组建市场开拓联盟,在建筑、房地产开发、商贸物流、社会服务等领域,联合与上下游企业谈判,共同商定产品接口规范等,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


七是技术创新合作。加强国资系统内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拓宽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渠道,整合企业科研队伍和科技人才,每年确定若干个重大科研项目,统筹科研经费和力量,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步伐,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国资系统内优先推广应用自行研发或实施的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八是人才资源共享。健全完善国资系统内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搭建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制定系统内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召开国资系统人才交流会,积极开展人才代招代聘、人事代理和人才租赁业务,推进资格证书的互认和衔接,国企乃国之重器,改革成败关乎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在福建三钢的改革途中,老国企的变与不变,都为“新国企”的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提供动能。实施人才开发培训工程,形成统一、规范的人才培训体系。


九是行业协会合作。省属企业可按行业加入地区内各种行业协会,通过沟通、协调、监督、统计、研究、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等形式,参与解决全行业的共性问题。


-05 -

建立系统内资金融通运作机制

打造抱团发展的“调控平台”


国资委要牵头成立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和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平台,提升国资运营效率,增强政府对企业抱团发展的调控力。


一是打造国有资本的投资平台,推动产业集聚。侧重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牵头相关企业通过实业投资、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二是打造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促进国资流动。做实做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争取基金、信托、租赁、保险等各类新业务牌照,逐步实现金融服务“全牌照”,通过投资融资、市场运营、产业培育、资本整合,优化国资布局,逐步打造业内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三是构建“产业+金融”的基金平台,服务国资国企。推广“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设立国资改革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建设基金等,形成基金群,发挥国资的杠杆引导作用,重点投向重要支柱产业、重大公共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形成对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 06 -

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保障机制

确保上下贯通、纵横顺畅


加快构建抱团发展的“大国资”格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一要构建国资系统抱团发展大平台。要打破以往省企和地方国企间各自为战、势单力薄的传统运营思维,以促进全省国资国企整体经营效益提升为核心,搭建国资系统抱团发展大平台,由省政府或省国资委牵头成立福建省国有产业合作领导小组或产业合作联盟,或依托国资学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将各地方政府和省、市、县国企作为成员单位或联盟成员,定期召开成员会议,研究解决抱团发展相关问题,统筹协调抱团发展的具体工作。


二要进行政策规划支持。国资委或产业合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听取国资系统企业的呼声建议,认真研究抱团发展的优势和困难,及时出台鼓励和支持国资系统企业加快抱团发展的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国资系统跨越赶超、抱团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尽快形成国资系统抱团发展的“全覆盖”格局。


三要建立省企间横向协同合作机制。建立省属国企协同发展机制,健全省属国企间的交易规则,完善省属国企间合作契约关系,增强国资委作为国企出资人的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系统集成、聚集、组织效益,形成产业链抱团、资金链抱团、市场链抱团的新模式。


四要加快完善国资国企纵向上下联动体系。要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国资监管体制架构,加快完善上下联动、规范有序、全面覆盖的指导监督机制,不断密切上下级国资委之间的纵向沟通联系,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促进系统内外的工作联合、资源整合和感情融合,形成依靠地方、联合部门、协调各界、共谋发展的工作合力。


五要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要进一步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构建以省国资委为核心、辐射全省国资国企的信息互联共享平台,梳理国资系统内优势产品和服务,按专业分类建立国资系统采购名录库,定期发布勘察设计、项目投资、工程建设、资本运作、物资采购、建材供应、购买服务等信息,鼓励国资系统企业优先选择采购名录库内企业进行合作,逐步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资源共用。


六要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国资委要加强国资系统企业抱团发展的指导、督促和跟踪考核机制,尽快将各出资企业抱团发展实施情况纳入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内容,与经营业绩和薪酬奖惩挂钩,使抱团发展真正成为“构建大国资生态,推进大国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丁万利(单位:福建建工集团)

来源:中新福建网

转自:“国资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