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VIEW
李晓丹:对标“世界一流”,中国企业要做什么?

2018年的财富500强中,中国企业总数从95家增加至120家,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在上榜的95家企业中,共有48家央企,占了央企总数的一半。



国资国企的深化改革,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


2019年1月25日,国资委宣布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中广核这10家中央企业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探索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


这一举措释放出了重要信号,在国企改革的重要阶段,重要领域的改革已经提速。这10家企业很有代表性,具有海外业务量大和拥有“走出去”核心技术的优势,比如国家电网的特高压技术、中国中车的高铁、中广核的核电等。同时,10家企业涉及石油、电力、通讯、军工等垄断性行业,这是继2016年推出重要领域三批混改试点之后,再次深化“石油、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能够产生领先的业绩,并且对其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企业;一旦这家企业不存在了,它将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缺,其他任何企业都无法填补;因为企业超凡脱俗的表现,它建立起了真正与众不同的、特殊的价值。


世界一流企业要具备十个要素:1、战略管理;2、公司治理;3、管控与运营;4、领导力建设;5、国际化;6、人才管理;7、创新管理;8、品牌管理;9、并购管理;10、数字化。第一至第四个方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要素,第五至第十个方面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一家优秀的企业能够真正走向全球并跟全球对手进行竞争,没有好的管理不行,没有优秀的人才也不行,国资委这次圈定10家中央企业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一方面是通过国企改革的各种措施激发企业动能,让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另一方面,也是让企业知道,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在管理的各个主要方面不断升级。


评价企业是否具备“世界一流”竞争力可以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维度进行展开,例如,坚守主业重心与多元化协同发展,强调战略眼光前瞻性、差异性定位与可持续发展。


央企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首先要了解自身还存在哪些差距。


国际竞争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基本手段,以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为核心导向,由单兵突进走向综合作战,这就要求企业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国际顶尖企业的经验。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能源类和制造业聚集了一批大型企业。


能源类企业目前跟一流企业的差距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效率、安全管理、合规管理、风险控制、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有系统性的差异。此外,在研发投入、新技术/研发产业化以及创新管理方面,中国企业还是存在短板。


在制造业方面,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能力与体量、规模、收入是不匹配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品牌走出去时遇到的普遍问题,与此相对比,国际一流企业,往往给人留下盈利好、产品棒、技术好、管理优秀的印象。


看到差距并不代表我们要采取一流企业的做法去分配资源,而是要从中找到突破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有容错机制


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国有企业海外市场收入显著增加,民营企业则呈现两极分化;近八成的受访国企海外收入增长超过5%,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的国有企业比率上升至43%,这与一带一路投资有着密切关系,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进一步提高;逾四成受访民企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超过20%,这部分企业也是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但同时,超过一半的受访民企海外收入占比小于5%。


值得注意的是,78%的受访企业为国际化设置了或集中或分散的组织架构,其中38%国际化业务的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业务板块中,28%设置了国际部统筹管理,还有12%由海外分支机构自行管理。


过去五年国有企业的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并购涉及到了资产、技术等领域,这其中有国家整体布局的需求;民企的投资更多还是来自于企业内在需求。


对于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两极分化,海外市场做得好的民营企业有一个特点,多数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把海外投资作为长期战略,受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比较小,所以海外投资的速率会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跟风投资的民营企业,但是投资不是很专注,先投一些,不行就撤回来,所以机会出现这么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海外投资,要有容错机制。”专家表示,“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要推动国企改革,就要不断积累经验,不能怕出错就举步不前,需要容错机制。中国企业要勇于采取行动,勇于承担风险”。


从2000年初期开始推动中央企业的董事会的建设开始,包括公司制度改革、公司治理准则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但是整体的公司治理水平仍相对落后,所以想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还应该给那些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再加一把火,实现一些实质性的突破。


作者:李晓丹

来源:经济观察网

转自:“国资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