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都参加一些什么活动和组织呢?主要是政府组织的活动和行业协会。这给人的感觉是,国企似乎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属于这个市场,或者是市场的“另类”。而这一点又从国企的决策程序类似于政府部门的程序得到印证。

作为曾经在国企工作过26年的“老国企”,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活动中,如论坛、会议、私董会、讲座乃至大学的短期培训班,大多缺乏国企高管的身影;
一些纯市场化的组织,如企业家俱乐部,也缺乏国企高管,有些曾经参加过这类组织的国企领导人近年来都纷纷退出;更别说国企组织各种纯市场化的活动与组织,并邀请其它所有制企业参与或合作举办。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市场性活动与国企无关!
那么,国企都参加一些什么活动和组织呢?主要是政府组织的活动和行业协会。这给人的感觉是,国企似乎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属于这个市场,或者是市场的“另类”。而这一点又从国企的决策程序类似于政府部门的程序得到印证。
我问过现任国企高管为什么不像民企那样,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和市场化的组织。答案有三个方面:
1. 有些方面是明文规定禁止的;
2. 参加这类活动或组织,尤其是涉及经费时,需要经过批准,“谁愿意费那个劲去申请呢?” 再说,“费了很多劲报上去后,谁会担责批准呢?何况,有时需要经过上级主管机关的批准?”
3. 私自参加这类市场化活动与组织,保不准会被追究,和民企走得太过密切,没准被怀疑存在利益输送。总而言之,国企高管参加市场活动和组织,要么需要经过批准,要么高管自己存在各种担忧,仿佛市场与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018年6月13日,正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
宁可强邀别人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不如自己主动做成真正的市场经济!改革可从结构性和具体内容开始。在我国人口红利渐失之时,改革开放的红利依然巨大,其中,释放国企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将会立竿见影。
充分释放我国改革开放自身的红利,何惧中美贸易战之暂时风波呢?
作者系北京约瑟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国航油(新加坡)原总裁,毕业于北京大学。
来源:“监事会那些事”微信公众号